Skip to playerSkip to main contentSkip to footer
  • 6年前
走过夹杂着城乡味的老社区,穿过熙熙攘攘的大排档,正当你开始怀疑自己走错方向准备放弃之际,再深入偏僻处就看到前方有一辆白色小虫子BEETLE 静静停着,于是来到一个有趣的集合店,这是由几个行业不同兴趣相同的人们制造的一个平台。它可以是一个展厅、一个客厅、一个音乐厅,但无论是以何种状态呈现,它都是一个艺术聚点。
设计师兼老板张健
我不刻意追求复古,只是这个老厂房的结构恰好有历史感和沧桑感。改建时我保留了部分原来的厂房地面,一楼二楼两个天井改做现代吧台,就连灯罩也是由铜手工敲制而成。但改造过程困难重重,我期望保留原有的厂房斑驳和时光印记,但同时一定要兼顾建筑空间的舒适实用,此间要解决很多隐蔽工程及结构改造问题。
合伙人张大鹏
工业风已流行很久,我希望这个空间中使用的材料能够回到过去,代替当下建筑中大量使用的金属、玻璃。但值得珍视的是素材本身的美感,而不是时下流行的风格潮流,物件使用的痕迹越久越美,待热潮褪去再探究缘何喜欢。
31间所处之地原本是车间厂房,近两年陆续被各类艺术家创意人改造利用,成了杭州又一处别有洞天的艺术新据点。创始人之一张健是个设计师,老厂房空间足够大,设计时他将其一半用于艺术空间,一半作为餐厅和酒店。
相较于如今大部分以钢结构为主的厂房而言,1961年全木梁结构的建筑,这是梦想改造家梦寐以求的地点。外露木头支撑起的“双人字”屋顶,光线从缝隙中倔强穿越,仿佛预示着这间老厂房的苏醒。
老厂房层高8米,一分为二,在空间使用上不如现代建筑紧迫,身处其中,似乎自然而然能够某种舒缓。每到傍晚,室内的灯光、窗外的月影与人交叠,忙忙碌碌的人们,来这里喝杯小酒便是极好的。
二更君语
“老”这件事本身未必有魅力,是老所拥有的某种特质,让我们心生向往。老建筑流动的旧时光,总有一些我们称之为灵魂或情感的部分被遗留下来。于是一颗敏锐而挑剔的心就这样被建筑治愈。

推荐视频

12:54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