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至播放器
跳至主內容
搜尋
連接
全螢幕觀看
按讚
書籤
分享
更多
新增至播放清單
舉報
軌道懸空!台鐵平溪線路基坍方 復建工程需1個月
自由時報電子報
追蹤
4 週前
軌道懸空!台鐵平溪線路基坍方 復建工程需1個月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5221519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台鐵平溪線嶺腳至望古間(K9+820~920)路基坍方100多公尺,部分路段軌道懸空。台灣鐵路公司董事長鄭光遠今天到現場勘查復建工程,工程人員表示,待晴天時開闢施工便道、太空包回填再打鋼樁,穩固路基,復建工程需一個月,鄭光遠指示施工過程安全優先,同時復建工程要扎實。
----------------------------------------------------
我們的頻道➔ http://video.ltn.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tvforltn
Dailymotion➔ https://www.dailymotion.com/LibertyTimes
類別
🗞
新聞
文字稿
顯示完整的影片文字稿
00:00
原版要能夠完全能夠密
00:09
一定要入園
00:11
每一層都要入園
00:13
要是夠結實
00:14
對對對
00:15
我說實渣會不少喔
00:17
大概
00:18
18千方
00:19
對對對
00:19
我們當天有孤了所以才會
00:21
而且總共要孤立天二十二十八一個月
00:26
大概一個月
00:28
到月底
00:28
就是到11月底
00:30
我們想說估計到11月底
00:32
好啦 大家要辛苦
00:34
但是在做的過程裡面
00:36
安全要特別注意
00:37
安全要注意
00:39
這個部分
00:41
我們就好好的把它修復
00:43
這個工程就是要紮實
00:46
要紮實
00:47
這樣比較好不一樣
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
新增評論
推薦
2:31
|
接下來
拚年底復駛!新北捷運環狀線跨鋼箱梁頂昇啟動(新北市政府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1:55
台1線替代道路動工 首期先蓋跨頭前溪橋緩解壅塞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1:06
台鐵北迴線研擬改線 交長李孟諺:會做長遠評估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1:05
新北環狀線震後畫面曝光! 捷運局:11處受損嚴重(新北市政府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年前
2:10
捷運環狀線板橋中和段 預計年底恢復通車(新北市政府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0:49
台一線台南八掌溪堤防勘災 卓榮泰指示水利工程列明年最優先工作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0:18
南迴鐵路、公路雙斷!台東水淹軌道雙向不通(台鐵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2:40
台鐵曝北迴線小清水溪橋改建影片 逾5000網友按讚創新高(台鐵公司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6 個月前
0:28
台鐵仍估8/3北迴「單線雙向通車」 小清水溪橋重建得等年底(台鐵公司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2:54
捷運環狀線板橋站新增出入口動土 預定2027完工(新北市政府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6 個月前
1:39
嘉義大華公路多處坍方阻斷 預計爭取9千多萬元架鋼橋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1:16
環狀線中和段軌道、梁移位 新北捷運局:今日無法復原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年前
1:10
北迴線崇德段又土石流!台鐵原定7/29單線雙向通車延後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0:30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估24小時後蓄滿 用路人請預作改道路線規劃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週前
0:35
捷運新北環狀線受損段測試安全無虞 今天中午12點起全線復駛(資料照)
自由時報電子報
11 個月前
0:24
竹市關埔空橋工程無進度 曾資程批:施工圍籬成行人地獄示範區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0:26
北宜公路一陣暴風雨樹木倒塌 雙向交通中斷預計16:30恢復通行(民眾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1:11
台鐵八掌溪橋淘空鐵軌懸空 李孟諺:拚8/2恢復單線雙向通車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2:23
竹縣台1線替代道路新闢工程 進度超前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0:33
土石流又淹沒軌道 台鐵北迴線延到8/3搶通(台鐵公司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1:46
赴台南視察風災復建 賴清德:捷運藍線明年動土
自由時報電子報
3 週前
0:21
基隆潮境山崩 今完成第二階段施工平台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1:25
中和秀朗橋北側開發工程完工 將新設秀安消防分隊(新北市政府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5 個月前
0:44
高鐵守護神!每月跑350公里 「軌道線形檢測車」曝光
自由時報電子報
10 個月前
0:49
竹縣歷史建築竹北東平問禮堂 修復再利用工程今上梁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