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至播放器
跳至主內容
搜尋
連接
全螢幕觀看
按讚
書籤
分享
更多
新增至播放清單
舉報
返鄉教育險遇光復水劫! 基隆八斗高中原民班挖淤泥背長者
自由時報電子報
追蹤
2 個月前
返鄉教育險遇光復水劫! 基隆八斗高中原民班挖淤泥背長者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5192530
基隆市八斗高中原住民班的學生,大多是來自花東地區,日前老師帶學生到花蓮縣馬太鞍返鄉教育,卻遇上樺加沙颱風,造成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所幸學生住在糖廠旁的民宿,安全逃過水劫,不過他們看到光復鄉災情嚴重,學生們穿上雨鞋、拿起鏟子或臉盆,挖除淤泥,還背起行動不便的長者,把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臉上手上都是泥巴
----------------------------------------------------
我們的頻道➔ http://video.ltn.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tvforltn
Dailymotion➔ https://www.dailymotion.com/LibertyTimes
類別
🗞
新聞
文字稿
顯示完整的影片文字稿
00:00
七龙市八斗高中原住民班的学生
00:07
大多是来自花东地区
00:09
日前老师带学生到花莲县马泰安返乡教育
00:13
却遇上画家沙台风
00:15
造成马泰安西艳色湖一流
00:17
索性学生住在唐厂旁的民宿
00:19
安全逃过水劫
00:21
不过他们看到光复乡灾情严重
00:23
学生们穿上雨鞋
00:25
拿起铲子或脸盆
00:27
挖除淤泥
00:28
海北起行动不便地长着
00:30
把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
00:32
脸上手上都是泥巴
00:34
他们却笑得开心
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
新增評論
推薦
4:41
|
接下來
朱七 Zhu7【逃婚 Escape From The Wedding 】Official Lyric Video
福茂唱片
5 天前
0:26
花蓮光復災情慘!居民自力挖泥脫困 鄰里拋水互救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個月前
0:41
重災區馬太鞍部落水流又漲!族人如驚弓之鳥 青年自力救濟勸離老人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個月前
1:05
黑洪水淹花蓮光復鄉!驚見軍卡遭沖走 居民坐「荒島」上超無助...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個月前
1:06
花蓮午後暴雨!2移工遭溪水沖走、1民眾受困 幸獲救虛驚一場(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6 個月前
0:15
雨彈狂襲彰化!「員中湖」再現 學生秒換泳褲戲水(民眾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3:03
「那個男人」回來了!季連成赴花蓮明利村視察災後復原 阿嬤哭喊「我什麼都沒有了」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週前
1:01
溪州三條國小3學生救跌傷老婦 獲學校表揚成村裡風雲人物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年前
0:52
馬太鞍堰塞湖災情難預估 光復鄉民不知所措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個月前
0:26
基隆議員施偉政募集急需用品物資 協助花蓮光復鄉災後重建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個月前
1:32
土石流沖屋內比人高!蕭美琴花蓮勘災 災民哭喊「副總統幫幫我們」(民眾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0:41
爆紅!白沙屯媽祖最愛小學生 這位超狂應援團小朋友曝光了(民眾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7 個月前
0:44
快逃!馬太鞍溪上游傳潰流 花蓮光復人車急撤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個月前
1:44
又見行人地獄?高雄高中生雨中撐傘走斑馬線 遭車撞趴地(民眾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1:14
薇帕外圍環流秀姑巒溪暴漲 南花蓮5便道受損封閉(富里鄉公所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0:55
族人現身光復車站月台 默默一舉動惹哭鏟子超人
自由時報電子報
7 週前
2:09
光復鄉佛祖街溪水不斷湧入!淹水原因曝光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個月前
0:28
花蓮光復救災找到「2活口」 國軍意外救出保育類柴棺龜
自由時報電子報
7 週前
0:42
圖輯》花蓮光復滿目瘡痍 民眾對本報記者大喊「受困三天了!」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個月前
0:21
小學生高喊「媽祖我愛你!」粉紅超跑衝入校園 師生嗨翻(彰化縣議員藍駿宇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7 個月前
0:42
李孟諺化身「忍者龜」爬下水道、視察堰塞湖 郭應義:有做事不用怕被知道
自由時報電子報
5 週前
1:59
花蓮光復災情慘重 張麗善:已派人力、物力支援全力協助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個月前
0:37
薇帕外圍環流為花蓮南區帶來大雨 玉里、卓溪部分傳災情(卓溪村長黃品綸/玉里鎮公所提供)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1:22
中秋連假 竹縣18青年志工「鏟」進花蓮光復國中助校園復建
自由時報電子報
7 週前
1:03
烏來福山溪水暴漲3童受困 驚險救援畫面曝光(翻攝畫面)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