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至播放器
跳至主內容
搜尋
連接
全螢幕觀看
按讚
書籤
分享
更多
新增至播放清單
舉報
蔣萬安投完公投票 再籲中央勿砍學校電費補助
自由時報電子報
追蹤
3 個月前
蔣萬安投完公投票 再籲中央勿砍學校電費補助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5153530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23)日到大直永安國小投下公投票,他呼籲大家趁著天氣好,趕快行使民主制度下的公民權利;也呼籲中央懸崖勒馬,不應該刪掉行之多年對地方政府學校電費的補助。蔣萬安受訪時表示,公民投票是最直接展現民意的方式之一,尤其滿18歲就可以投公投票,很多首投族的第一次投票就是投這張公投票;這次也很努
----------------------------------------------------
我們的頻道➔ http://video.ltn.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tvforltn
Dailymotion➔ https://www.dailymotion.com/LibertyTimes
類別
🗞
新聞
文字稿
顯示完整的影片文字稿
00:00
公民投票是最直接展现民意的方式之一
00:04
尤其年半18岁就可以投公投票
00:08
所以也再次的呼吁所有的民众
00:11
趁着好天气踊跃出来行驶
00:14
这民主制度下非常重要的公民权利
00:18
中央既之前违法苛扣地方的一般补助款之后
00:22
现在又大到一回砍向地方政府各级学校的电费补助
00:28
我实在无法理解行政院为何要一刀砍向
00:34
攸关孩子权益的经费补助
00:37
所以有句话一直大家都很清楚
00:42
再穷不能穷教育
00:44
再苦不能苦孩子
00:46
所以在这边还是希望中央能够悬崖勒马
00:50
不应该删掉这行之多年
00:54
对于各地方政府学校电费的补助
00:58
那么有点赞 还能不能放下来
01:00
对于客人的什么程序
01:14
优优独播剧场——是
01:15
实际上花和素
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
新增評論
推薦
0:40
|
接下來
「地方普發超徵稅金」!蔣萬安:中央苛扣補助款又要地方發錢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2:27
謝國樑稱2年投票4次難免疲憊 童子瑋:參與公投表達基隆人意志
自由時報電子報
3 個月前
0:52
部長林右昌、市長謝國樑鼓勵基隆市民踴躍投票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年前
1:07
中市國民黨員踴躍投票中午近3成投票率 市黨部:今天預計達5成
自由時報電子報
5 週前
0:38
罷免與公投投票今登場 台中大雅民眾一早排隊等候
自由時報電子報
3 個月前
1:52
賴總統邀五院會商國政 蔣萬安:盼中央傾聽民意、以民生優先
自由時報電子報
9 個月前
3:06
核三延役公投功虧一簣!黃國昌將修法:公投綁大選一併舉行
自由時報電子報
3 個月前
3:27
15縣市長北上討地方補助 蔣萬安:就是要「地方包圍中央」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個月前
1:36
稱還權於民 國民黨立委推動恢復公投綁大選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0:35
合體李彥秀掃市場! 蔣萬安痛罵民進黨是最大詐騙集團
自由時報電子報
5 個月前
1:13
黃國昌:柯文哲有投票權 為何卻不能投?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0:57
投票日台北市晴朗涼爽 王鴻薇直呼幸運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2:06
823公投、第二波罷免如何協助? 蔣萬安不回應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2:10
柯粉搶投票日賴競總前路權遭駁回 蔣萬安重申:絕對依法行政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年前
0:28
王義川赴中壢青埔國中投票 川粉爭相要求合照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3:59
重啟核三、移轉投票2公投逕付二讀 綠委:純屬政治操作
自由時報電子報
7 個月前
1:38
挺涂權吉反惡罷 蔣萬安大讚是立院「超級小跑車」
自由時報電子報
4 個月前
1:59
立院明審公投法修正草案 藍民調逾6成民眾支持公投綁大選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1:27
批蔣對議題不是推中央就是喊「研議」 許淑華:別再當罐頭市長
自由時報電子報
1 年前
1:04
台南公投投票率26.62% 同意遠多於不同意票數曝光
自由時報電子報
3 個月前
1:13
綠委何欣純公投投票 巧遇首投族女兒超嗨稱「剛滿18歲啦」
自由時報電子報
3 個月前
4:56
批蔣萬安違法挺偽造文書 民進黨:下台還給市民更好的市長
自由時報電子報
7 個月前
1:32
反廢死公投沒過 黃國昌嗆:中選會踐踏台灣人當家作主權利
自由時報電子報
6 個月前
0:51
「蔣」不聽!北市民抗議突襲拆公館圓環 苗博雅:天兵政策
自由時報電子報
3 個月前
0:56
823投票!竹縣選委會:沒通知單也可投、先確認有哪些投票權
自由時報電子報
3 個月前
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