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playerSkip to main contentSkip to footer
  • 昨天
迎风踏沙,翻越草原,晋商的驼队一路向西,开辟了艰险的商路。刀光剑影与风沙考验,铸就了他们铁血进取的传奇。本集重走西口古道,与你一起探寻那段以命相搏的勇气之旅。
Facing fierce winds and shifting sands, Shanxi caravans pressed west, forging perilous trade routes across steppes and deserts. Blades gleamed and sandstorms raged, yet their iron‑willed enterprise endured. Join us as we retrace the Westward Passage, exploring their courageous, life‑risking journey.
文字稿
00:00雍正四年
00:05雍正皇帝和俄国叶卡特琳娜沙皇签订恰克图条约
00:12开放边境城市恰克图为两国的贸易口岸
00:17俄国人之所以如此急迫地需要和中国进行正式贸易
00:24是因为他们想得到一种当时只有中国才出产的商品
00:30茶叶
00:31这种绿色的树叶对俄国人来讲
00:36与其说是饮料
00:38不如说是一种生活必需品
00:42一个俄国历史学家说
00:46不论贫富年长年幼都适应专茶
00:52早晨就面包喝茶当做早餐
00:57不喝茶就不去上工
01:00午饭后必须有茶
01:03每天喝茶可达五次之多
01:08有需求就一定要有功绩
01:13谁先掌握这种商机谁就有可能发财
01:18恰克图条约签订之后
01:21最早出现在恰克图的就是山西商人
01:26从恰克图贸易来讲
01:29在这个问题上最早研究的是曲少淼先生
01:34他在山西外贸制
01:36卫刊稿里边收集到一条很珍贵的史料
01:40也就是格兰顿将军周游世界以后
01:44国人问他什么足以向大家称道的
01:49他说足以向大家称道的
01:54是犹太人在世界上经商颇为有名
01:57但是胡夫变发至中国小商人
02:01迫使犹太人让出了很大一部分市场
02:04这里所指的胡夫变发至中国小商人
02:09主要就是山西商人
02:11因为恰克图贸易主要是山西商人垄断的
02:15而山西商人垄断的恰克图贸易市场
02:19当时占到了就是俄国对外贸易的49%
02:25占到中国出口贸易的19%
02:29实际上马克思谈到中国有两篇文章
02:32其中有一篇就是恰克图贸易
02:34这篇文章里马克思做了很多的统计数字
02:38据我所翻阅的资料考证
02:41在恰克图贸易的中国商人
02:4520多家
02:47其中两家是非山西籍的
02:50好像是北京一家新疆一家
02:53剩下全部是山西人
02:55就是恰克图贸易是要山西垄断的
02:59整个这个属于茶叶贸易的路线
03:02有三个重要市场
03:05恰克图是第一大市场
03:06第二个就是海拉尔市场
03:10这是东北方向
03:12西北方向是塔尔巴赫台
03:13塔城市场
03:14就卸在阿拉山口往西去的那个方向
03:17这三个重要市场
03:18但交易量最大的还是恰克图市场
03:21从康熙那间开始
03:23这条路上已经行比较滑耀了
03:25一直滑耀到了
03:26直到和这个蒙古
03:28中国蒙古
03:30俄国关系发生变化以后
03:32就是到了20世纪初期
03:34这个路线才基本上老了下来
03:37茶叶虽然是当时
03:40有可能成为大宗贸易的商品之一
03:43但山西不可能出产茶叶
03:47中国的茶叶产地都在遥远的南方
03:52山西商人想要做茶叶生意
03:56必先远舍江湖到江南采购
04:00在条条万里的赶到恰克图销售
04:04这样的生意
04:06即使一个家族的人口再多
04:09也不可能独自完成
04:11因为它不同于在家门口开杂货铺
04:16中俄两国开展的是大规模国际贸易
04:22需要大宗货物的长途贩运
04:26当时最交易额最多的时候是
04:31一千万两白银
04:33在当时的白银一千万两
04:35是了不得了
04:36这么多银子
04:39到了恰克中
04:40怎么办
04:41可是望回运的话呀
04:48这个不毛之地就两三千里
04:54其中有恶国匪徒
04:58蒙古匪徒
05:00还有这个咱们汉人匪徒
05:03这个所以这个晋商啊
05:05带这个损失相当厉害
05:08当时的话又没办法
05:11他必须得把这银子望回运
05:13这晋商呢
05:16想成为一个好办法
05:20就地在恰克族铸造银定
05:24夺中了一千斤
05:27这叫千斤定
05:30这个千斤定啊
05:34就为这个千斤定啊
05:36就专门做这个木车
05:37木车的车
05:39用刘抹着
05:42一步一步的好
05:45先送到张家口
05:47由张家口再送回
05:49进中
05:51齐县啊
05:52泰国啊
05:52于此啊
05:53得送回到这
05:55这个一次也没有遇到打劫
05:58劫匪一看
06:01一千斤
06:02动不了
06:03所以当时商人呢
06:06就管这个
06:07这个银定啊
06:08叫没奈何
06:10无奈何
06:11就是强盗看见之后
06:13强不走
06:13沿山西商人开辟的商路
06:19一路走过来
06:21我们可以发现
06:23许多山西商人修建的会馆
06:26这种会馆的功能不仅仅是联络相依
06:32他们当初还被山西商人当作休息的客栈和堆货的货场
06:39在这些会馆中最显要的位置
06:45山西商人都修建了供奉关羽的殿堂
06:50他们对关羽的崇拜还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后果
06:57今天在中国许多地方商铺的显要位置都供奉着关羽的神像
07:06此时这位山西籍的神圣所代表的就不仅仅是公平信义
07:14他还象征着财富和兴旺
07:17这些深宅大院的基石就是这样被奠定了
07:26也许最初走西口的汉子们
07:30并没有想到日后会有如此辉煌的家业
07:35他们当年只是为了追求一种富裕的生活
07:40背井离乡
07:42他们用几代人的汗水
07:44泪水
07:45甚至是血水
07:47在西北的草原荒漠中
07:51走出了一条条百年商路
07:54这是一张山西商人开辟的商路示意图
08:03他南北纵贯中国
08:06东端则从天津开始
08:10一路向西
08:11经过西北地区所有的重要城市
08:15最终到达俄国首都莫斯科
08:19那首曾经听起来七晚的走西口民歌
08:25此时已被山西商人唱得大气红薄
08:30几百年过去了
08:33山西走西口的人到底有多少
08:37谁也不知道
08:39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08:42能够回到家乡光宗耀祖的人
08:46一定是少数
08:48那么又有多少人
08:51自从踏上走西口这条路
08:54就阴信皆无
08:56尸骨无收呢
08:58这一片墓地了
09:00这就是也有一二百年的历史
09:03它是这个山西人经商
09:05在包头经商以后
09:06他们回不了家
09:08过去的交通什么各方面都不发达
09:11所以他们买了这块坟地
09:13叫齐泰异地
09:15也就是齐县人和泰国人
09:17买的这块坟地
09:19所以属于他们这个
09:20这个籍贯的地方的人
09:22都埋在这个地方
09:23这就是包头最古老的一个坟地
09:26那么随着年代
09:27在这个历史的严格
09:30好多其他外地人也进来了
09:32包括河北的
09:33河南的
09:34山东的
09:34安徽的等等
09:35因为包头现在三百年的移民城
09:38所以进来许多人
09:39但最早的
09:40在这个地方立足的
09:41就是山西人
09:42也就是买卖人
09:43所以他们有个规定
09:44不发财不回家
09:46就葬在这个地方
09:47这个触犯了法律的
09:50这个判刑的
09:52最后因为丢了面子了
09:54所以也不能
09:54也埋在这个地方
09:55山西北部
09:59有一个与内蒙
10:01隔阂相望的小城
10:03河区
10:04至今
10:06这里仍保留着一个风俗
10:09每年农历
10:11七月十五
10:12都要在黄河上
10:15放上
10:16三百六十五盏
10:18马指扎成的河灯
10:19这个风俗
10:23从清代开始
10:24一是由德高望重的
10:28老船工主持
10:29大家十分庄重地
10:32把船开到黄河中央
10:35然后开始一盏一盏
10:38把河灯放下去
10:40三百六十五盏河灯
10:44不仅代表了
10:46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10:49每一盏灯
10:51还代表了一个孤魂
10:54放灯的人希望
10:57这些顺流而下的河灯
11:00能把客死异乡的灵魂
11:03带回故乡去
11:10优优独播放
11:40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