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笑口常開最健康」?這句話在服務業恐怕並不適用。今年三月發表在《職業健康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的研究發現,常需壓抑自己情緒,必須保持「職業假笑」的員工,比其他人更常借酒澆愁。這項研究是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與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合作進行的。研究者分析《工作壓力與健康》全國調查的數據,該調查用電話訪談了美國1,592位員工。研究參與者被問到,他們工作中需要「假裝微笑」的頻率,以及下班後喝到酒醉的頻率,也問及他們在工作時控制自己的程度,以及他們做出衝動行為的程度。研究結果顯示,常須裝出正向情緒的人們,實際上壓抑了許多情緒,而這可能令人非常疲憊,因而導致更大量飲酒。賓州大學的Alicia Grandley教授表示,常壓抑負面情緒的人,更容易在下班後喝酒。不只是因為他們感覺不爽快,也因為他們在工作中,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下班後就無法控制自己,因而飲酒。Grandley也表示,雖然在職場上保持微笑聽起來很正面,但是一整天保持微笑卻容易讓人情緒疲乏。在職場上,金錢往往是讓員工保持微笑的動力,而得壓抑自然的情緒。但是整天下來,人們往往疲憊不堪。Grandley也表示員工在工作中,需要太多的情緒控制,因此下班後對於飲酒行為的控制能力所剩無幾。基於研究結果,學者們建議企業家給予員工更大的自由,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飲酒過量不但影響工作效率,也影響員工健康。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