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playerSkip to main content
  • 6 years ago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電玩成癮」(gaming disorder,或譯遊戲障礙)已被認定為一種心理疾病。「電玩成癮」的界定,經歷了一段相當漫長的歷程。科技新聞網站《VentureBeat》報導,WHO從2018年6月起開始考量這項議題,而在今年5月25日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上,有194名會員決定提出ICD-11提案。ICD-11是指《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第十一版。現在「電玩成癮」已列在「賭博成癮」之後,與一系列的上癮行為並列。這項標準將在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說法,電玩成癮的界定標準在於,患者沉迷電玩遊戲且失去控制能力,與其他興趣和日常活動相比,患者將遊戲列為優先考量,即使面對不良後果,仍繼續玩遊戲,甚至更加沉迷。WHO解釋,電玩成癮的診斷需患者具有遊戲習慣,並且大幅從個人、家庭、社會、教育生活中抽離,不良狀態維持12個月以上。WHO也呼籲遊戲玩家多注意自己花在遊戲上的時間,尤其如果遊戲取代了日常活動,即應警戒。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玩遊戲本身並不壞,只要這習慣沒有損害生理、心理、社會上的健康度,就不算病症。另一方面,也有些專家認為WHO這項決定應該重新評估。科技與媒體網站《The Verge》報導,有些專家提出爭議,指未有足夠證據證明「電玩成癮」真的存在,現有的證據仍缺乏一致性,界定的標準也太過寬泛。

Category

🗞
New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Add your comment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