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playerSkip to main contentSkip to footer
  • 7 years ago
《法新社》(AFP)報導,物理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型的太陽能板製造方式,能在較低溫也較低成本的狀態下製造太陽能板。2009年,人們發現鈣鈦礦(perovskite)能夠用來製造太陽能光伏電池(photovoltaic solar cells)。但一開始的製造過程很複雜,而且只能在玻璃這類能承受極高溫的材料上製作。波蘭物理學家Olga Malinkiewicz最後找到用鈣鈦礦塗覆柔性箔(flexible foil)的方法,開發出一種不需要高溫的噴墨印刷法。鈣鈦礦薄膜太陽能板能應用在許多地方,可以輕鬆固定在筆電、汽車、無人機、太空船和建築物上。即使在陰涼處或室內也可以發電。根據目前的估計,標準的1.3平方公尺太陽能板,就可以為辦公室工作區提供一天的能源。花費估計約為57美元(約新台幣1800元)。Malinkiewicz表示,噴墨太陽能板的前置成本媲美傳統太陽能板。她的公司Saule Technologies與瑞典建築公司Skanska合作,這間建築公司未來將應用太陽能電池技術在全球各地的建案裡。專家表示,鈣鈦礦技術「有可能解決世界能源貧困問題」,所以可能會「徹底改變所有人獲得太陽能的可能性」。

Category

🗞
News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