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爱我一次

  • 10 years ago
《妈妈再爱我一次》剧情以倒叙方式进行,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留学归国,正要展开精神病院的业务,偶然发现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原来当年其母秋霞与其父林国荣相恋,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为由拆散鸳鸯,另外为国荣娶妻。已经怀孕的秋霞到乡下投靠姨母,并在生下志强后独力抚养,母子二人感情极佳。数年后,国荣之妻娟娟经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用尽办法要志强离开母亲回到林家认祖归宗。秋霞几经内心挣扎,终于答应。但年幼的志强因思念母亲而无法过平静生活,经常偷偷回到乡下找母亲。一次风雨之夜,志强躲在庙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寻不着,翌晨找到时,志强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为激动,失足跌下楼梯成为疯妇。18年后,志强终於找到他心爱的母亲,并以一曲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母子相认大团圆
◎电影评价
  母亲被迫与相依为命的儿子分离,变成了疯子。这部80年代放映的台湾电影让观众们哭湿了一块块手绢,母子分离那刻,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响起,银幕上下一片号啕声。据说此片让观众第一次有了进电影院带手绢的准备。
  应该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走来的观众,大抵都还记得记忆里的那一次集体挥泪--《妈妈再爱我一次》。几乎每个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人,手里都攥着哭湿的手帕。一部台湾苦情戏在内地获得如此之广的共鸣,这是当时发行这部影片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想到的。或许是因为母爱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题材,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还不像现在这样喧嚣,或许是因为它给了善良的人们一个宣泄感情的端口。
 《妈妈再爱我一次》的轰动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反映出当时的文化现象。80年代末期是内地的商业片高峰时期,都把港台作为自己借鉴的对象。台湾动作片不发达,但它的悲情片符合中国人的心态,代表了内地观众的观影情结。拍摄《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时候,台湾文化已经在转型了,正在批判琼瑶电影,而侯孝贤、杨德昌等人处在上升阶段;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内地正在涌动商业化的大潮,《妈妈再爱我一次》其实也是当时的中影集团一次市场化的探测。   《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后,相类似的悲情题材都引起了轰动,这暗示了中国内地的观众和台湾观众在心态和情结上比较接近,它们的成功也提醒了我们要往市场化的方向运作电影就要考虑观众,尤其是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不要以为动作片是解决市场化问题的惟一出路。
  就故事内容而言,《妈妈再爱我一次》是台、港通俗影视产品中最典型的家庭伦理大悲剧,在50和60年代,类似剧情的影片不断被搬演,也的确曾经感动过不少观众。但近20年,这类影片已被视为“老套”而很少有人拍摄,纵使偶有这类作品推出,也是反应冷淡收场。事实上,就在此片在台湾推出公映的同一年,台湾另一家制片公司也拍摄了由陈荣树导演的同类型影片《妈妈带我回家》,结果两部影片同样得不到台湾观众的重视,映了几天便静悄悄下片了,在海外市场更连公映的机会都没有。不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两年之后,《妈妈再爱我一次》渡海扬威,竟在大陆上以黑马姿态造成空前轰动。